序 言
中國自古號稱禮義之邦,義字實屬抽象,未能斷言,但禮乃是社會上人與人互動間顯而易見者,不但是一國地區文化素質之表徵,也是百姓之社會化與社會教育程度的集體展現,因此也是外人據以評斷與定位該地區社會化與社會價值觀之最初依據。
自從政府開放觀光後,國人挾著雄厚的經濟能力大量湧入世界各個角落,當然也包括社會化程度高的歐美諸國,旅罷返國後心中不免會常生困惑:我國實為一禮義之邦?雖然不少人返國後仍會聲稱:「還是台灣好!」但此話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習慣與感覺的問題。可能的情況僅僅是這些旅者生於此長於斯,習慣了此地風俗習慣以及人際交流之方式罷了。這和以相同問題詢於一印度旅人其答案是:「還是印度好!」時,是同一道理的。
不少教育程度較高之遊人,會細心地發覺到,在國外旅遊時待人接物、言行舉止常會有格格不入之感覺,也常會接觸到對方疑惑的眼神與猶豫的態度。究其因,在於我國各式教育體制中多數學校一直未曾將國際禮儀列入教育之內:家庭教育因為父母等長輩本身缺乏相關之資訊故未曾灌輸;學校教育由於並非學術科目也未編入教材;社會教育則也僅靠少數人士之零碎傳播。因此除了少數長駐國外者知其禮、悉其儀外,大部分國人都是心懷忐忑,人云亦云,見到外人如此這般也就依樣模仿,但仍不知其因。有時明明自己做對的事卻懷疑可能為錯;有時舉止錯得離譜卻又振振有詞地自欺欺人道:「有何不妥?我在國內就是如此!」引人側目遭人訕笑而不自知,也因此造成許多國人在國外旅遊時,永遠只受歡迎(消費能力)但不受尊重(不知禮儀)。
其實絕大多數的國人是希望能受到他人尊重的,但是我們的學校教育中有關國際禮儀部分付之闕如;家庭教育中也僅是少數中的少數;社會教育則是眾說紛云、莫衷一是。也由是造成了國民在國外旅遊時,心中困惑不安,不知如何措其舉止,只能入其境隨其俗,依樣模仿,但卻往往又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
由此,本人不懷惴陋,積多年於海外旅遊時之經驗與心得,再詳細參考多種相關之著作,終完成此一有關國際禮儀之手冊,祈能發揮導正匡誤之功,冀我國人日後再訪他國時能有所知,也從而提升我國之國際地位,尤其是正當我國戮力擬加入國際社會,欲成為地球村之一員之際。
又鑑於出國自助旅遊之風氣方興未艾,不少旅友滿懷雄心踏遍世界,但卻忽略了安全這項最重要的因素,常常發生了許多令人遺憾之事,而事實上原有許\多憾事是可於發生前避免的。因此再加入「意外事件之防範與處理」章節,其內所述均為旅遊經驗豐富的專家群非常實用的經驗談,祈能避免憾事之再度發生。
朱立安